癌症技術的進步而產生的過度診斷
台灣有世界上最高的肺癌存活率??
台北醫學大學高博士和他的同事發現在2000年代初,台灣女性肺癌5年生存率與其他高收入國家相比處於中等的水準,但是在十年內,台灣達到了世界上最高的肺癌存活率而有所存疑。
他們的研究是使用台灣國家癌症登記處的資料來分析,從2004年到2018年間被診斷肺癌的女性在特定階段肺癌發生率,並在2020年2月13日至2021年11月10日評估特定階段肺癌發生率的變化。
在1200萬台灣女性中有57898名被診斷出肺癌,導入LDCT篩檢後,從2004年到2018年女性早期肺癌(0到I期)的發生率增加了6倍以上,也就是每10萬人口中從2.3人增加到14.4人,但有趣的是晚期肺癌(II到IV期)的發生率從每10萬人口中從18.7人增加到19.3人,並沒有因為早期肺癌被發現的更多而下降,又5年存活率從2004年的18%增加到2013年的40%,超乎常情的增加了一倍多。
女性早期肺癌的發生率增加而晚期肺癌沒有一起減少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台灣的肺癌發生率一直在增加,但是有證據顯示台灣肺癌的真實發生率可能沒有增加,高博士懷疑是過度診斷所引起。因為男性的抽菸率從以前的60%急速下降到目前的不到25%,女性接觸二手菸的情形也跟著一直在下降,同時台灣的空氣品質在過去幾十年也慢慢有所改善,這些因子應該都降低了肺癌的真實發生率才對。
綜合這些發現,每十萬人口中有12.1名是早期癌症,但是晚期癌症卻沒有減少,研究者推測在2004年導入LDCT篩檢後,大約有7000到12000名台灣女性被過度診斷為肺癌,並可能接受不必要的檢測、活體組織檢查和過度外科手術治療,特別是那些非高危險群、不吸菸的女性。
總而言之,這是一項基於台灣的人群研究顯示大部分不抽菸的女性進行肺癌篩檢可能會出現過度診斷,讓5年的存活率高度膨脹及虛假。因此LDCT的檢查應該優先針對有肺癌家族史,或重度抽菸者等高危險群來做篩檢才是正確的。
癌症的「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癌症的過度診斷(Overdiagnosis)
這是指在篩檢過程中,發現並診斷出一些在患者有生之年內不會對其健康產生影響的癌症。這些癌症可能是微小的、發展緩慢的,或者根本就不會進展到致命的階段。過度診斷需要兩個因素:存在微小的疾病和一種篩檢測試來找到它。這存在於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狀腺癌,以及在較小程度上存在於腎癌和肺癌。
癌症的過度治療(Overtreatment)
這是指對診斷出來的癌症進行不必要的或過度的治療。這可能包括進行不必要的手術、放療或化療,這些治療可能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並可能導致不必要的壓力和財務負擔。
這兩個問題都是由於我們對癌症的理解和診斷技術的進步而產生的。隨著我們對癌症的理解越來越深入,我們已經認識到,並非所有的癌症都需要立即進行積極的治療。事實上,有些癌症可能永遠不會對患者的健康產生影響。
肺癌篩檢應優先針對肺癌家族史與高危險群
肺癌的過度診斷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過度診斷指的是在篩檢過程中,發現並診斷出一些在患者有生之年內不會對其健康產生影響的肺癌。這些肺癌可能是微小的、發展緩慢的,或者根本就不會進展到致命的階段。
使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肺癌,會診斷出惡化緩慢的肺癌。這些人就算不接受篩檢,終其一生亦可能不會出現症狀或提早死亡,因此會有少數的比例屬於過度診斷、多治療。
過度診斷可能導致患者承受不必要的壓力和身體負擔,因為他們可能會接受不必要的檢查、活體組織檢查和過度外科手術治療。因此,醫生和患者在決定是否進行篩檢,以及選擇何種篩檢方法時,需要仔細考慮這些因素。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應該放棄篩檢。事實上,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被視為能早期發現肺癌的好工具,降低肺癌死亡率。但是,篩檢應該優先針對有肺癌家族史,或重度抽菸者等高危險群來做。對於非高危險群,如非吸菸者,目前沒有證據支持肺癌篩檢。因此,是否進行肺癌篩檢,應該由醫生和患者共同討論並做出決定。
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的過度診斷是另一個重要的議題。過度診斷指的是在篩檢過程中,發現並診斷出一些在患者有生之年內不會對其健康產生影響的攝護腺癌。這些攝護腺癌可能是微小的、發展緩慢的,或者根本就不會進展到致命的階段。
例如,使用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篩檢攝護腺癌,會診斷出惡化緩慢的攝護腺癌。這些人就算不接受篩檢,終其一生亦可能不會出現症狀或提早死亡,因此會有少數的比例屬於過度診斷、多治療。
過度診斷可能導致患者承受不必要的壓力和身體負擔,因為他們可能會接受不必要的檢查、活體組織檢查和過度外科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甲狀腺癌篩檢和過度診斷問題)